第九十一章 无巧不成书-《医生:从心动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接下来,夫妻俩等着小女孩自然醒来,然后带着她去医院了,医院那边,赵旭也打电话交待了方薇,先带着夫妻俩给小女孩办住院。
    ~认真的分割线~
    下午六点。
    付老办公室。
    对于赵旭来说,这次来付老实验室,可以说很有收获,不仅找到了小女孩的真正病因,而且还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可以运用于临床的检查方法。
    这也说明了,有时候思维不能太局限,就算是付老,是直接开发纳米管的科学家,但是之前他也没有想过,还能用纳米管携带标记物,然后用来显影。
    “小赵,这一次,你可以说是开发了纳米管的一种全新的使用方法,而且这种使用方法在临床上面,还有很广阔的前景。”
    坐在沙发的付老,看着赵旭,很满意和赞赏的说道。
    对于他来说,一方面是看到赵旭的才华,他很欣赏,另外一方面,纳米管项目是他的心血,能够在更大范围运用,也是他最大的愿望。
    在赵旭的身上,付老总是能有惊喜,作为老一辈科学家来说,赵旭这样的年轻人,是他们最喜欢的。
    “是阿,这趟算是来对了。不仅是这个纳米显影我没有想到,这个患者得的是寄生胎这种极罕见的疾病,也是我没有想到的。”
    王明也接着有些感叹的说道。
    可以说,这一次赵旭是连着惊到了他两次。
    作为附一院的急诊主任,王明这几十年可以说是经历了无数的大风大浪,但是在赵旭身上,他却有不一样的感觉,这是一种常看常新,经常会有惊喜。
    这种感觉,会让赵旭的身边的人,忍不住想要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他,也想要和他更多的相处。
    换句话说,这也是一种很强大的人格魅力了。
    作为有系统的人,赵旭现在身上也算是有光环了。
    “付老,主任,我认为现在临床的很多方面治疗,有些过于局限了。就说在给患者检查方面,其实很多是没有必要的重复检查。”
    赵旭点点头,虽然王明和付老对他再一次感到惊奇,不过对于赵旭来说,也只是常规操作,他也没有啥特别的感觉。
    反而是这个患者,在来附一院之前,做了那么多的检查,但是都没有检查出来是什么样的问题。
    这不仅对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很重,而且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。
    就说这个小女孩,她的妈妈看起来身体不好,一直在家带孩子,全家就靠她的爸爸出去打工挣钱维持全家的生活。
    这打工就是干一天有一天的钱,现在他因为要带孩子看病,不能去打工,打工的这份经济收入就没有了。
    对于这个家庭来说,不仅减少了打工这份收入,还要拿出钱来去给孩子看病。
    这一减一加,就相当于双倍的负担,时间一场,根本就是无法承受的。
    所以,赵旭才会由此想到,能不能有一种精准诊断的手段,让这些患者,可以不用做那么多的检查就能确诊和治疗。
    “小赵,你说的我懂,不过诊疗系统这种东西,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开发出来的。现阶段来说,你开发的干细胞诱导剂,对于干细胞这个领域,意义就十分重大。而要将干细胞培育开发出更多的临床运用,这就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了,这也是意义重大的事情。”
    王明看着赵旭,缓缓说道。
    他的意思很清楚,赵旭现在手中就有了干细胞诱导剂这个王炸了,先把这个用好,有了资源和积累,后面再做其他事情,就轻松了。
    “嗯,我知道。”
    赵旭点点头,王明的好意他能领会。
    十鸟在林,不如一鸟在手,贪多嚼不烂,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。
    “这也到了饭点,老师,是不是一起去吃饭?”
    王明看着付老忽然说道。
    “我就不去了,年纪大了,吃的多了不清爽。你给怀义打个电话,让他安排一下晚饭。你们师兄弟好好聊聊。”
    付老摆摆手说道。
    他都快八十了,消化能力下降的很厉害,每天不能吃太多东西。
    再者,不管是王明、张怀义,还是赵旭,都是他的学生,一起吃个饭,交流一个,也是很好的。
    “好的,老师。”
    王明点点头。
    ~恰饭的分割线~
    晚上七点。
    静园。
    赵旭此刻在最里面的一个包厢里面,坐在他左右的是孙畅和王明,对面坐着的是张怀义。
    “这一次是我们师兄弟第一次在一起吃饭,我好久没有过这样放松的感觉了。”
    张怀义看了看坐在对面的赵旭还有王明,不禁有些高兴的笑着说道。
    身在高位,有时候想要找一两个知心的人放松的聊聊,也是很困难的。
    “师兄,是还要等什么人么?”
    看到还没开始上菜,肚子有些饿的王明,忍不住问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